期刊信息
Navigation

刊名:中外文化交流
主办:中外文化交流中心
主管: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
ISSN:1004-5007
CN:11-3004/G2
语言:中文
周期:月刊
影响因子:0.005423
期刊分类:精品文化

现在的位置:主页 > 期刊导读 >

丝绸与“丝绸之路”(3)

来源:中外文化交流 【在线投稿】 栏目:期刊导读 时间:2020-10-12

【作者】网站采编

【关键词】

【摘要】: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,联合西域各国共同夹击匈奴,西域地区的酋长们也渴望摆脱匈奴的统治,建立军事联盟是双方的需求。以政治目的开启的这条通道

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,联合西域各国共同夹击匈奴,西域地区的酋长们也渴望摆脱匈奴的统治,建立军事联盟是双方的需求。以政治目的开启的这条通道,后来却以中外经济文化交流而闻名于世。也就是说,当年的商贸和文化交流只是这条路的“副产品”。无论文献记载还是考古发现,都证明西汉王朝开辟丝绸之路的目的不是为了贸易。但是,打通中国与西方的通道开启了欧亚商贸与文化的联系,使欧洲人开始了解中国,也使中国人开阔了眼界。

三、对教学效果的估计

初中历史课程应该具有适合儿童的特点。从丝绸之路谈及丝绸和养蚕业,展现古代中国的物质文明及其对西方的影响,比那些说我们比欧洲早多少多少年更生动、更有说服力。民族自信心应该通过历史细节自然而然地形成,不需要说教。丝绸之路兴盛之时,往往是在中原王朝稳定、繁荣时期;中国处于盛世时代是丝绸之路畅通、繁忙的基础。因为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强大不仅保障了商路的安全,而且可以提供丰富的商品;反之丝绸之路必然衰落。这个道理初中学生能懂。从考古角度认识丝绸之路,既渗透了重证据意识,同时从根本上了解了历史书写的由来。以前只讲历史上曾经有这样一条商路,不交代怎么知道的,让学生“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”。假如化学课只告诉学生氧气助燃而不做实验,化学老师肯定说不行。学生的兴趣也在于观察到氧气助燃的现象,才领会氧气的特性。历史也是同样道理,教学不应停留在结论层面,从考古发现认知丝绸之路,然后再分析商路畅通的历史条件,这是教学之道。考古发现不必详细介绍,如果作业是让学生通过网络寻找考古证据,就更理想了。很多文章说美国教育的作业就是这种模式,需要学生去再发现,这样的作业更费时费力,但学生有兴趣去完成而不成为负担。至于要求学生想象商旅的艰辛,先要弄清楚是什么人行走在丝绸之路上,感悟“胡人”行商辛苦,不是瞎操心吗?

将丝绸与丝绸之路合并在一节课,“既经济又实惠”,何乐而不为呢?

汉武帝于公元前141年继位,两年后即公元前139年派张骞出使西域,可见汉帝国的头等大事是解除匈奴的威胁。如果上一节以“领略大汉雄风”为主题,本节课接叙张骞的凿空之旅,学生很快就能进入历史情境。张骞出使西域只是第一次将中原与天山南北地区连为一体,今天所说的经过中亚通往欧洲的“丝绸之路”,大约在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的50多年后才逐步形成。公元前60年,汉宣帝在位时设置西域都护,从此时起,通往中亚的两条道路贯通。东汉的班超任西域都护30年,据《后汉书·西域传》记载,这时“立屯田于膏腴之野,列邮置于要害之路。驰命走驿,不绝于时月,商胡贩客,日款于塞下。”也就是说,彻底战胜匈奴,完全控制西域后商路才得以兴盛。汉代运往西方的商品没有瓷器,主要是蚕丝、丝织品、漆器和铁器。那么,这节课就必须介绍丝绸。一、将丝绸与“丝绸之路”放在一节课在内容标准中,应该将丝绸与“丝绸之路”合并为一个内容要点。丝绸曾经是中国在世界上的物质代表,是中国古代文明发达的标志之一,同四大发明一样重要。成人通史习惯于在手工业的发展中介绍丝绸,初中课程不必分门别类。瓷器也是古代中国的物质代表,但瓷器开始热销海外是在唐宋。尤其是宋代,海上丝绸之路活跃,中国瓷器大量出口,在这个点上再说瓷器。这样设计既合理又节省课时,适合儿童学习。制定课程标准应当借鉴外国成功的经验。美国的国家历史课程标准是比较成功的,似乎它在1994年颁布以来还没有废除或修订。它的教育理念是先进的,我们基本已经套用过来。它的历史思维能力目标体系梯度明显、分解明晰,而我们还缺乏研究。它的内容标准采用“由近及远”的原则,低幼年级从家庭、社区的历史开始学习,然后再了解学生所在州或地区的历史,再进入殖民地时期,了解有关那段历史的纪念日、建筑物、雕塑,等等;而且还设计了多个主题和多种模式,供教师选择。它对美国国家历史的每个阶段设计了不同层次的标准,整合了政治史、制度史和社会史,从能力目标的角度提出学习要求,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。而我们的内容标准还缺乏中学历史课程的个性,内容标准没有层次,也缺乏研究。美国的历史很短,历史课程可以不慌不忙地带领学生进入国家历史。我们的历史太长,初中课程要用两个学年时间学完中国历史,要学的内容多而学习的时间少。因此,建立适合儿童学习的历史课程体系,是一项很难的工作。二、丝绸与“丝绸之路”的考古认知在中国的历史文献中找不到“丝绸之路”这个词,现在也看不到两千多年前的“路”。那么,丝绸之路从何说起?又是怎样确认这条路线曾经存在呢?1877年,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在《中国》一书中,将公元前114年至公元127年间,连接中国与河中(阿姆河与锡尔河之间,又称“河间”)及印度的丝绸贸易路线,称为“Seiden Stra Ssen”,英文将其译成“Silk Road”,中文译为“丝路”“丝绸之路”。这是第一次出现“丝绸之路”的命名。1910年,德国学者阿尔巴特·赫尔曼()在《中国和叙利亚间的古代丝绸之路》一书中又作了进一步阐述,并将丝绸之路延伸至叙利亚。老外起的名字我们在100年后才普遍使用,此前只有齐思和与郭沫若的著作中使用了“丝路”的名称。1978年的中学历史教学大纲第一次出现“丝绸之路”,而这年英国出版的《泰晤士世界历史地图集》已经有了丝绸之路的地图,并附有丝绸之路的解说词。西方学者为什么将横贯欧亚大陆古商路,取名为丝绸之路呢?因为西方最早通过丝绸才知道东方有个“丝国”,在他们的文献中称中国称为“赛里斯国”(Seres,拉丁语),称中国人认为“赛里斯人”。他们没有记载丝绸是怎样出现在欧洲市场的,他们没见过蚕,不知道丝是怎样产生的。他们那儿有蜘蛛,于是他们想象,蚕像蜘蛛一样也是有爪的甲虫,能吐丝。有位叫马赛里奴斯的希腊人,他笔下的中国是:四周环山,其中平原,气候温和,森林甚多,林中有毛,梳理出之,成精细丝线,半似羊毛纤维,半似胶质之丝,将此纤维纺织成丝,可以制衣。①转引自成一等著:《丝绸之路漫记》,北京:新华出版社,1981年,第5~6页。在古代世界,只有我们的祖先掌握了养蚕和丝绸生产技术。蚕丝是由丝纤维和丝胶构成的,其中丝纤维占70%以上,丝胶占25%左右。没有去除丝胶的叫“生丝”,用沸水或碱性溶液除去丝胶的叫“熟丝”。丝纤维的长度可达800至1000米,而且韧性大、弹性好。蚕丝的细度、长度、韧性和弹性主要取决于养蚕技术,如饲料的选择和加工,细致的呵护。因为出了蚕蛾的破茧和残丝需要纺拈成纱,而纺拈不能保证丝的均匀,丝线的光泽、韧性、弹性也很差,因此保持茧子不出蚕蛾是养蚕的关键。考古学家夏鼐认为,我国在殷商时代产生了养蚕和丝织技术,有出土文物为证,甲骨文中也有丝字。他认为,说新石器时代已出现养蚕业的根据不足。西周至春秋时代,养蚕成为普遍的家庭副业。《诗经》《尚书》等文献都记述了蚕、桑、蚕丝和丝织品。战国时期的丝绸物已有罗、绮、锦、绣等不同技术的产品,“锦绣”一词在那时已经出现并常常连用,成为美丽的象征。汉代丝绸织物更加丰富多彩,著名的“素纱禅衣”,据说现代技术还无法复制。唐代丝织品的产量和品种更多,上层社会普遍穿着丝绸衣料。汉唐的强盛及其开放政策是丝绸之路繁荣的必要条件。古代的丝绸之路不可能保留至今。张骞出使西域的目的是联合西域各国共同夹击匈奴,《汉书》只记了他的行迹和西域的一些古国,并未记载商贸,也没有确切描述商路。古代欧洲人、中亚人知道丝绸和中国,至于丝绸之路,他们也没有记录。对这条古代国际商路的确认是近代的事,主要依靠考古发现。考古发掘了一个又一个“点”,将这些“点”连接起来,丝绸之路的几条“线”路清晰地呈现出来。考古学是西方近代产生的新学科,考古首先确认的点是楼兰古国。20世纪初年,瑞典人斯文赫定首次发现楼兰,而后,美、英、日本及我国学者接踵而来。楼兰遗址的发现印证了《史记》《汉书》有关楼兰的记载。张骞出使西域路经楼兰,在汉、唐和魏晋南北朝时期,楼兰成为中西贸易的中转站、交易市场和交通枢纽。楼兰的发现是一个“点”,后来在新疆的且末、于田、和田、叶城、喀什,考古陆续发现的“点”,连接了丝绸之路的南线;在库尔勒、轮台、库车、拜城、阿克苏,考古陆续发现的“点”,连接了丝绸之路的中线;在哈密、吐鲁番、乌鲁木齐、伊宁,考古陆续发现的“点”,连接了丝绸之路的北线。在中亚地区也发现了许多“点”,连接了丝绸之路在中国境外的线路。考古不仅证明了丝绸之路,而且还印证了汉唐中央政府对新疆地区的有效管辖,及汉文化在西域的广泛影响。新疆发现的汉、唐的城址很多,城址既是国家政治的平台,也是连接丝路保证商旅安全的设施。如在轮台县发现西汉时期的西域都护府城址,车库县发现唐朝安西都护府城址,高昌故城则是几代王朝的治所。这些城址很多是按内地形制建造的。在昌吉州发现的北庭故城,分内外城,略呈长方形;早期的楼兰古城受中亚影响是圆形城,后来受内地影响,城为方形。烽燧也是丝绸之路的重要遗产,由敦煌至库尔勒沿线筑有汉代烽燧,是保护丝绸之路的历史见证。在城址及其墓葬中出土了大量汉字文书、汉文官印。如在楼兰遗址发现了大量汉文简牍、魏晋木简文书;在且末县汉晋时期的墓葬之中出土了汉文纸文书;在昌吉州吉木萨尔县的古城规中出土了唐代铜质官印“蒲类州之印”;在民丰县尼雅遗址发现的“司禾府印”等。在新疆的汉唐遗址与墓葬中,还出土了一些汉文典籍。如罗布泊西汉烽燧遗址中出土的《论语·公冶长》篇简,罗布泊海头遗址发现《战国策》残卷,尼雅遗址发现《仓颉篇》残文。此外还出土有《毛诗》《郑玄注论语》《孝经》《唐律疏义》《针经》等古籍抄本。在贵族墓葬中发现很多织锦上有汉字。如尼雅遗址墓地发现的汉晋时期织锦上有“延年益寿大宜子孙”“长乐大明光”“安乐如意长寿无极”“万世如意”“世毋极锦”“王侯合昏千秋万岁宜子孙”等文字;在罗布泊地区孤台墓地发现织锦残片上有“延年益寿大宜子孙”“长乐明光”“望四海贵富寿为国庆”等文字。丝绸是汉王朝馈赠他们的重要礼品,他们生前享用,死后随葬。①刘庆柱:《“丝绸之路”的考古认知》,《经济社会史评论》2015年第2期。考古在城址及墓葬中发现了很多中外古钱币,汉唐的钱币最多,还有中亚波斯萨珊王朝、贵霜帝国的钱币。但是迄今为止,在中国境内出土的骆驼俑,牵骆驼、坐骆驼的人,均为胡发卷曲的“胡人”,没有发现一例汉人牵驼俑,在西安、洛阳和宁夏的固原等地还发现了不少粟特人的墓葬。这说明来往于丝绸之路的商人主要是粟特人,不是汉人。粟特是古地区名称,位置在今伊朗、阿富汗北部,现属于塔吉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境内,是与我国新疆同纬度的地区。粟特人有自己的语言文字,他们是中国与欧洲商贸的中间商。张骞出使西域到达的大宛国在今乌兹别克斯坦西部的费尔干盆地,距长安已有一万两千里,再到地中海西岸,这中间有一长段荒凉的山地和沙漠边缘地带,可以想象,粟特人也是蛮辛苦的。因此往来于丝绸之路,近处一次要两三年,远处要八九年,一年至多十余批,少时五六批。一批多则数百人,少则百余人。②袁行霈等主编:《中华文明史》(第二卷),北京:北京大学出版社,2006年,第34页。由此可以判断,运到欧洲的丝绸价格必然昂贵,而且数量有限。通过丝绸之路,内地的铸铁和凿井技术传到西域,现在新疆的坎儿井就是丝绸之路开通后出现的。经过这条路中国的丝织品、漆器、铁器、玉器外传,从西方传入的有西瓜、葡萄、石榴、胡麻、胡桃、胡豆以及胡琴、良马,等等。东汉蔡伦发明的纸,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已出现在西域、波斯等地。印度的佛教也借助这条通道传入我国的中原地区。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,联合西域各国共同夹击匈奴,西域地区的酋长们也渴望摆脱匈奴的统治,建立军事联盟是双方的需求。以政治目的开启的这条通道,后来却以中外经济文化交流而闻名于世。也就是说,当年的商贸和文化交流只是这条路的“副产品”。无论文献记载还是考古发现,都证明西汉王朝开辟丝绸之路的目的不是为了贸易。但是,打通中国与西方的通道开启了欧亚商贸与文化的联系,使欧洲人开始了解中国,也使中国人开阔了眼界。三、对教学效果的估计初中历史课程应该具有适合儿童的特点。从丝绸之路谈及丝绸和养蚕业,展现古代中国的物质文明及其对西方的影响,比那些说我们比欧洲早多少多少年更生动、更有说服力。民族自信心应该通过历史细节自然而然地形成,不需要说教。丝绸之路兴盛之时,往往是在中原王朝稳定、繁荣时期;中国处于盛世时代是丝绸之路畅通、繁忙的基础。因为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强大不仅保障了商路的安全,而且可以提供丰富的商品;反之丝绸之路必然衰落。这个道理初中学生能懂。从考古角度认识丝绸之路,既渗透了重证据意识,同时从根本上了解了历史书写的由来。以前只讲历史上曾经有这样一条商路,不交代怎么知道的,让学生“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”。假如化学课只告诉学生氧气助燃而不做实验,化学老师肯定说不行。学生的兴趣也在于观察到氧气助燃的现象,才领会氧气的特性。历史也是同样道理,教学不应停留在结论层面,从考古发现认知丝绸之路,然后再分析商路畅通的历史条件,这是教学之道。考古发现不必详细介绍,如果作业是让学生通过网络寻找考古证据,就更理想了。很多文章说美国教育的作业就是这种模式,需要学生去再发现,这样的作业更费时费力,但学生有兴趣去完成而不成为负担。至于要求学生想象商旅的艰辛,先要弄清楚是什么人行走在丝绸之路上,感悟“胡人”行商辛苦,不是瞎操心吗?将丝绸与丝绸之路合并在一节课,“既经济又实惠”,何乐而不为呢?


文章来源:《中外文化交流》 网址: http://www.zwjlzzs.cn/qikandaodu/2020/1012/443.html


上一篇:传承百年天大精神做中外交流文化使者 ——专
下一篇:用于外交领域的唐代幻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