期刊信息
Navigation

刊名:中外文化交流
主办:中外文化交流中心
主管: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
ISSN:1004-5007
CN:11-3004/G2
语言:中文
周期:月刊
影响因子:0.005423
期刊分类:精品文化

现在的位置:主页 > 期刊导读 >

“一带一路”倡议下的中外人文交流机制 ——(2)

来源:中外文化交流 【在线投稿】 栏目:期刊导读 时间:2020-12-14

【作者】网站采编

【关键词】

【摘要】:民间层面的中外人文交流机制。在推进“一带一路”的实践中,民间层面中外人文交流的主体主要是个人,他所进行的活动主要是个人之间的合作研究、自

民间层面的中外人文交流机制。在推进“一带一路”的实践中,民间层面中外人文交流的主体主要是个人,他所进行的活动主要是个人之间的合作研究、自费留学、旅游与文化考察等。随着全球化经济的繁荣发展、国际间了解与交往的加深,个人自费留学、旅游与文化考察等获得了很大发展,日益成为中外人文交流中的必要组成部分。例如,相关统计数据显示,我国改革开放40年来,各类出国留学人员累计已达519.49万人,目前有145.41万人正在国外进行学习和研究。以2017年为例,我国出国留学人员多数前往欧美发达国家和地区求学,而“一带一路”国家也成为新的增长点。2017年赴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留学人数为6.61万人,比上年增长15.7%,超过整体出国留学人员增速。其中国家公派3,679人,涉及37个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[4]。当然,随着中国改革开放进程的深入推进,越来越多的外籍人士也热衷于来华交流与学习。与此同时,中国也在积极利用定居海外的华人力量,促进民间层面的中外人文交流。据统计,全球6000万海外华人中约60%居住在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,他们对中外人文交流实践的积极参与有助于将中国的文化思想与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的民情实现更好地对接。据统计,2016年共有来自205个国家和地区的442,773名各类外国留学人员在31个省、自治区、直辖市的829所高等学校、科研院所和其他教学机构中学习,比2015年增加45,138人,增长11.35%(以上数据均不含港、澳、台地区)。其中,大多数主要留学生来源国是“一带一路”战略沿线国家,如泰国、巴基斯坦、印度等[5]。

(二)横向层面

从横向层面的交流合作主体来看,“一带一路”倡议下的中外人文交流机制可以分为以下三重机制:

第一是双边机制。双边人文交流机制指的是中国与“一带一路”战略沿线国家中的某一个国家,以“官方—官方”的形式、以部长级以上的两国官员为主体、以人文交流为主题进行的两国沟通与协商机制。例如,中国与哈萨克斯坦建交18年以来,双方在政治、经济、文化等方面的亲密关系日益强化,相关合作日益深化,取得了诸多重大成果。尤其是近年来,中哈两国在人文交流方面实现了巨大的进步,各种层次的人文交流活动成为两国合作中的常态。如2006年、2007年,中哈就曾深入对方国家各地开展文化节活动,中国就曾派出新疆、重庆、遵义等地代表团赴哈开展人文交流。而由中国政府举办的两所孔子学院,更是作为中哈人文交流的桥梁而发挥着作用[6]。作为最早与新中国建交的国家之一,波兰一直与中国保持着深厚的友谊,两国更于2011年缔结战略伙伴关系,并持续推进各种形式的人文交流实践。自2011年起,波兰各地都会举办“欢乐春节”活动,促进波兰人民对中华文化的了解,受到了当地人民的热烈欢迎。与此同时,在中国政府的支持下,波兰已举办5所孔子学院,其国内诸多幼儿园、小学、中学也积极开展汉语教育[7]。

第二是多边机制。多边人文交流机制指的是以人文交流为主题,中国与周边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,或与国际组织合作构建的国际交流合作机制。具体而言,在面向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的多边机制实践中,我们就可以借助欧盟、上海合作组织(SCO)、中国-东盟“10+1”、亚太经合组织(APEC)、亚欧会议(ASEM)、亚洲合作对话(ACD)、亚信会议(CICA)、中阿合作论坛、中国-海合会战略对话、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(GMS)、中亚区域经济合作(CAREC)等现有多边合作机制的渠道,与更多国家和地区进行合作,推动它们以更大的热情和投入参与“一带一路”建设。尤其需要关注的是,欧盟作为世界格局的重要影响力量及诸多“一带一路”国家的参与组织,一直是中国对外交往的重要对象。中国政府一贯重视与欧盟集团的多方面、多层次的人文交流交流。新中国成立以来,这一地区一直是我国开展人文交流最活跃的地区,双方的合作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,内容广泛,形式多样,成效显著。尤其是2003年后,中国和欧盟确定建立“全面战略伙伴关系”,双方的人文交流有了更多的交叉点与推动力。当然,除了与上述国际组织深化人文交流之外,我们还可以积极发挥沿线各国区域、次区域的相关国际论坛、展会,以及博鳌亚洲论坛、中国-东盟博览会、中国-亚欧博览会、欧亚经济论坛、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、中国-南亚博览会、中国-阿拉伯博览会、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、前海合作论坛等国际合作平台的积极作用。在此基础上,我们也可以由中国倡议,建立更多“一带一路”战略下中外人文交流的多边机制,可以涉及教育、世界文化遗产等项目。


文章来源:《中外文化交流》 网址: http://www.zwjlzzs.cn/qikandaodu/2020/1214/548.html


上一篇:晚清时期的中国海关与“世博会”
下一篇:清华大学中外研究生混合住宿模式初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