期刊信息
Navigation

刊名:中外文化交流
主办:中外文化交流中心
主管: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
ISSN:1004-5007
CN:11-3004/G2
语言:中文
周期:月刊
影响因子:0.005423
期刊分类:精品文化

现在的位置:主页 > 期刊导读 >

“一带一路”倡议下的中外人文交流机制 ——(3)

来源:中外文化交流 【在线投稿】 栏目:期刊导读 时间:2020-12-14

【作者】网站采编

【关键词】

【摘要】:第三是混合机制。混合机制指的是中国在推进中外人文交流的进程中,积极发挥双边机制与多边机制的优势,将二者混合使用,以最大程度上发挥效用。任

第三是混合机制。混合机制指的是中国在推进中外人文交流的进程中,积极发挥双边机制与多边机制的优势,将二者混合使用,以最大程度上发挥效用。任何一个国家,在国际舞台上,都有不同的身份,如中国不仅是作为一个独立的国家,也是诸多国际组织中的成员国。因此,在中外人文交流中,中国往往采取双边合作与多边合作的有机结合。两国之间相关领导人就人文交流进行的直接会晤,无疑有利于推动中国与有关国家双边合作的进展,促进国际人文交流的发展。与此同时,相关领导人积极参与国际活动,以良好的双边合作关系为保证,推动中国与各国在多边组织和多边框架下的合作,能以良好的双边合作提升多边合作的质量。而在良好的多边合作架构下,也可探索双边合作的更多可能性。由此,双边合作与多边合作就可以相互配合、有机结合、共同推进,提升中外人文交流领域各层次、各层面优质伙伴关系的建立,整体落实“一带一路”倡议的本然诉求。例如,位于法国里昂的中法大学是我国海外办学的成功经验,但里昂中法大学已不仅仅是真正意义的大学。我们应当以里昂中法大学的经验为基础,将之作为我们在欧洲尝试开办新大学或设置某大学分校的范型,以点带面,促进中外人文交流混合机制效用的整体发挥。

二、“一带一路”倡议下中外人文交流机制的问题与出路

要整体落实“一带一路”倡议,推进中外人文交流机制的实现,我们还需要积极探询其在现实中可能遇到的问题。与此同时,也需要积极探讨可能的方法,以应对其所面临的问题。

(一)“一带一路”倡议下中外人文交流机制的实践问题

在“一带一路”的倡议框架下,中外人文交流机制的实现,可能将遭遇诸多的现实问题。

首先,官办化倾向。毋须讳言,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,“一带一路”倡议下中外人文交流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。但正如上文所指出的,中外人文交流不仅需要各国政府、机构的支持,更需要民间的广泛参与。例如,虽然自费留学在教育交流实践中已经占到较大比例,但总体来说,我国与世界其他国家的教育交流中,如学生交流交换、教师交流交换、联合研究、区域合作、奖学金项目、联合办学、海外办学、联合会议、联合实验室或研究中心、联合学位、双学位等合作项目仍然以国家官办为主。官办的特点便是制定统一的留学政策,项目费用主要来自于政府,在实施过程中也要受到政府不同程度的控制。在全球化势不可挡的今天,行政约束过多将有碍于教育交流与合作活动开展,如官僚机构本身的效率、透明度等问题很多时候就有碍于中外人文交流、尤其是民间交流的展开,而且绝对官办化也会导致中外人文交流无法有效接轨。例如,如何面对国外的非官方机构,如何处理与之的交往交流实践等,都会因我国对等组织、非官方交流经验等的缺乏而陷于困境。

其次,低效化倾向。除了惠及全球人文事业的进步、提升世界人民生活的质量,中外人文交流的目的也在于充分利用国内与国际各种形式、层次的人文资源,提升中国本身的人文事业的发展。正是在此意义上,中外人文交流的真正实效在于我国人文事业的进步,增进中外价值观理解等等。但在当前中外人文交流中,存在着不能充分利用各种资源的问题,其主要表现就是:以经济效益标准来看待中外人文交流事业,将无法获得即时效益的人文交流事业边缘化;作为中外人文交流成果具体表征的人才,往往存在“学而不归”等现象,造成人才流失与人才闲置的问题;在中外人文交流中,尤其是民间人文交流中,存在着“崇洋媚外”的倾向,有碍于中国人文交流中主体地位的彰显,等等。就强调即时利益而言,其问题显而易见。以2010年12月成立的中欧青年交流中心的为例,它是一所为加强中欧青年在文化、教育等多方面交流合作的非盈利性机构。该中心旨在以交流、教学、展览等手段,通过在中欧青年间开展交流合作,为中欧青年增进了解、建立友谊、加强互信而搭建平台,从而推动中欧关系良性发展。中欧青年交流中心的各项工作围绕3E展开,即Exchange(交流)、Education(教学)、Exposition(展览)。由此,如果强调即时的经济效益,这个中心的很多活动就很难正常运营或根本无法展开。因此,我们还是要从长远发展的视角考虑此一问题。总体而言,从实效上观之,由于这样或者那样的原因,中外人文交流存在着无法达成既有效果目标的问题,从而陷入“一带一路”战略下中外人文交流机制实现“低效化”的误区。


文章来源:《中外文化交流》 网址: http://www.zwjlzzs.cn/qikandaodu/2020/1214/548.html


上一篇:晚清时期的中国海关与“世博会”
下一篇:清华大学中外研究生混合住宿模式初探